9月15日,人文学院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及经验交流会在管理楼509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分管科研工作的傅建安副院长主持,赵再春书记和徐畅贤院长分别致辞,表示学院全力支持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随后申报国家社科项目成功立项的三位老师依次介绍自己申报心得和体会。
傅建安教授今年以“现代中国域外纪游文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她指出选题的确定,靠的是长期积淀的学术敏感性以及对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和趋势的连续关注。写好标书后应多跟导师和专家交流,既要集思广益,充分论证;也要独自决断,有所取舍。必须系统性阅读理论著作,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地修改标书。
王泉教授强调申报国家课题一定选好题目,选题不能凭空而来,需要一定的研究基础。不紧要新颖独特,还需结合中央重大决策,例如,他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西藏书写”,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是建国60周年且中央对西藏等高度重视。
吴志凌博士今年以“民国婚俗文书文献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认为选题应跨学科、跨文类,做交叉研究,这样视野更为开阔。在标书修改上,不断更新研究综述,总体框架内容具体到章节,类似于专书目录。
准备申报2018年国家社科课题的部分老师也积极发言,在选题、团队合作、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次交流会对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人文学院的科研工作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