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资源数据>>正文
大学英语1教学大纲(64)新版
2018-06-11 15:03  

 大学英语(1教学大纲(黑体小二)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1

课程编号

1101050

英文名称

College  English 1

适用专业

全院所有非英语本科专业(音乐、体育、美术类专业除外)

课程性质

必修公共基础课

总 学 时

64

学分

4

理论学时

56

实践学时

8

上机学时

0

先修课程

高中英语

参考教材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三版)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三版)

《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

 

一、      目的与任务

《大学英语(1)》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音乐、体育、艺术类专业除外)的公共基础课。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包括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词汇量迅速扩大,语音语调逐步规范,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听:基本上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语速为150单词/分钟的会话材料;能够抓住听力材料的主题思想,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说:能就材料和内容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简单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对话。

读:能就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英文阅读材料进行较为有效的阅读,进行阅读时阅读速度为90个单词左右/分钟。

写:能在阅读与课文难度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能写短信、便条等,且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法错误。

译: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句子或短文译成汉语或汉语译成中文,译速达每小时160单词左右。

通过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内外的实践,训练和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及跨文化交流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二、      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读写课

1.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与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辨能力,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2. 教学内容

    语法:基本句型,句子概念。重点是动词,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短语动词,介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在句子中的运用。

词汇:大纲规定的一级词汇及词组,重点为教材中带“*”的词和与之相关的词组及搭配,通过学习,词汇量达到3000左右。

阅读:阅读微技能,重点为用文章线索猜词义。

写作:造句,重点用所学的词或词组组词成句。

翻译: 结合语法结构、句型和句法进行英译中练习,重点译课文中的长难句子。

3. 教学重点

阅读技巧及文化知识

英语写作知识、技巧及文化知识

4. 教学难点

文化背景知识

篇章写作

5. 教学要求

了解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各类文章的英语阅读技巧与方法并能在实践中练运用,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掌握段落写作及语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重点掌握段落与语篇的一致性,连贯性,主题句,过渡等方法。

6. 教学方法

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7. 教学时数:36

 

第二部分:听说课

1. 教学目标

通过听说训练,掌握英语会话技巧及听力技巧,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与情感,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教学内容

听力:辨别单词中的音素,辨别语流中的音素,语调类型,及功能听力中的相互交往(问候、相互介绍,道别等);

口语:单词的正确发音(国际音标,音素对比),连贯说话时的正确发音(强读,弱读,同化,连读,省音),单词重音的不同形式,连贯说话时重音的读法,以意群为单位朗读课文,语调。功能口语中有关相互交往(问候、介绍、道别等)的语用规则和英语课堂用语。

3. 教学重点

日常习惯用语、听力技巧及文化知识。

4. 教学难点

交际活动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5. 教学要求

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日常习惯用语、语用知识及听力技巧。

6. 教学方法

交际教学法、听说法、任务教学法等。

7. 教学时数:12

 

第三部分:四级考试强化课

1.教学目标

通过四级考试考前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考试环境、训练应试心理、理解考官思路、掌握考试过程,把握考试重点难点、 最终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2. 教学内容

四级讲座:听力,写作,阅读,翻译

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3.教学重点

全真试题的深入分析和讲解

4.教学难点

四级模拟试题训练

5.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掌握听、写、读、译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6.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

7. 教学时数:8

三、学时分配

序号

     

学时分配

   

理论

实验

上机

实习

设计

1

读写课第一单元

6

6

 

 

 

 

2

听说课第一单元

2

2

 

 

 

 

3

读写课第二单元

6

6

 

 

 

 

4

听说课第二单元

2

2

 

 

 

 

5

读写课第三单元

6

6

 

 

 

 

6

听说课第三单元

2

2

 

 

 

 

7

读写课第四单元

6

6

 

 

 

 

8

听说课第四单元

2

2

 

 

 

 

9

读写课第五单元

6

6

 

 

 

 

10

听说课第五单元

2

2

 

 

 

 

11

读写课第六单元

6

6

 

 

 

 

12

听说课第六单元

2

2

 

 

 

 

13

四级考试强化

8

8

 

 

 

 

14

四级考试实践课

8

 

8

 

 

 

   

64

56

8

 

 

 

三、      习题要求(视具体课程而定)

   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巩固学生课堂上掌握的语言知识,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检查学生掌握及实际运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

作业形式:

    1. 教材练习和模拟试卷:布置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每个单元后的词汇、翻译和泛读练习,在实践课时间或课外时间完成4套模拟试题;

     2. 每学期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两次定题写作练习或段落翻译练习,学生须写在作业本上,在规定的时间提交;

     3.背诵老师精选的句子或段落。

批阅要求:针对学生用书每单元后的词汇、翻译和泛读练习,教师需在课中或课后布置学生完   成,课堂讲解;针对定题写作或段落翻译练习,教师需完成2次全批全改。

 

五、实践教学要求(含课程设计、实验、实习和上机要求) (视具体课程而定)

通过8课时的课后四级考试实践课,任课教师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四级模拟考试,训练学生应试心理,熟悉考试过程,帮助学生充分地做好考前准备,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六、考试内容和要求

1.  考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因此,考试以本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包括大纲规定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着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也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

2.  学期结束后,按大纲要求统一命题,由学院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考试满分100分,考试题型涵盖听力(20%)、阅读(40%)、翻译(25%)、写作(15%)四个方面。

3.  学生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估30%(课堂出勤、作业情况、单元测验、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预习情况等)和终结性评估70%(期末考试)。

 

七、主要参考资料

1.《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⑴ 李荫华等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7

2.《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⑴ 季佩英等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7

3.《新视野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程》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9

4.《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⑴(第二版)郑树棠总主编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5

5.《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⑴(第二版)郑树棠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5

6.《大学英语写作教程》(上,下册)刘明东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1

 

附:课程教学日历

 

制定人(签字):熊风岸

系(室)主任审核(签字):张叶

学院领导审核(签章):文巧平

2017 092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