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校简介
湖南城市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一本高校。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586亩,建筑面积61.25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5.78亿元。学校专任教师149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31人。有教育部本科教指委委员、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和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42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54%。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12个硕士学位点,50个本科招生专业,以工为主,涵盖理、文、管、教、艺、经、法等多个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5万余人。
近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67项,获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和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26项。规划建筑设计成果获省部以上行业奖励15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项,是省内高校规划设计领域获奖等级最高、奖项最多的单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环球信士”博士团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野生动物追踪大数据中心,拥有野生动物卫星追踪核心技术知识产权40多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成果3项,填补了我国在野生动物追踪技术领域的空白,CCTV给予数十次报道。获批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全省高校前列。
02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正高12人,副教授/副高3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9人。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商务英语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5个本科专业,跨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等3个一级学科,设有英语系、中文系等5个系室。拥有多媒体实训室、电子商务实操实训室、同声传译室、广告摄影棚、英语调频台等先进硬件设施;设有中文和外语两个图书室,藏书8651种(10560册),价值百万余元。
一、学院特色与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团队结构合理
专任教师中,20位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如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校攻读硕士、博士,赴美国、韩国等国工作学习的教师20余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有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3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十四五”省级国培专家1人,获湖南省第三届“湖湘最美丝路青年”荣誉称号1人。
2.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成果丰硕
中国语言文学入选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实现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建设之间交叉融合,拓展了文字、文学、文化阐释与传播的范式与路径。获国家课题6项,获2020年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190余篇。
3.平台支撑有力,育人体系健全
拥有湖南省周立波与乡土文学研究基地、韩礼德语言科学研究院湖南城市学院研究基地、湘学研究院湖南城市学院研究基地、“三周”红色文化传承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人文素养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外语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省级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
4.依托孔子学院,拓展国际合作
2015年学校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这是全省同类院校中的第一所,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推进与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拓宽与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国家高校合作的领域。与印度尼西亚玛中大学、加纳华人国际学校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4个海外实习基地;与加纳海岸角大学达成在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方面的合作机制,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
二、招生专业
1.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24年获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25年首次招生。申请点主要服务语言学和国际传播等领域,通过汉语国际推广,深化语言本体研究及国际中文教学研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主要领域(方向)有中华文化挖掘、整理与传播研究,国际中文教学研究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2.教育(学科语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24年获批学位授权点,2025年首次招生。以“践行立德树人,锻造语文良师”为人才培养理念,依托省级教育教学基地,立足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一线,构建了“同课异构+双导师”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五结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特色。主要领域(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儿童文学。
03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二)我校关于学生个人档案的重要注意事项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个人档案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调入学校。
2.个人档案一经调入学校,毕业前不允许提前调出学校。
3.凡未按规定办理档案调入手续的,开学后将不予以注册学籍。
04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一)网上报名、缴费及确认时间
1.网上预报名:2025年10月10日至13日,每天9:00—22:00。
2.网上报名:2025年10月16日至27日,每天9:00—22:00。
3.网上缴费:考生成功提交网报信息后,应在报名截止(10月27日)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逾期一律不再接受补缴费。
4.网上确认:请考生密切关注报考点相关公告。
(二)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
3.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
4.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特别提醒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
3.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报考我校的考生,凡报名系统中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必须在2025年11月1日前将个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获得方法请访问学信网主页http://www.chsi.com.cn/)材料发至我校研究生处招生办邮箱hncuyzb@163.com,否则我校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6.报考我校的未毕业自考生,须在网报信息“备用信息1”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凡在湖南省报考的未毕业自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和本人考籍证确认。否则,由此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残疾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应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11.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05打印准考证
1.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准考证》请保留至2026年9月30号。
2.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06初试及复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
2.初试科目。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125601工程管理均为全国统一命题。我校所有考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均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范围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其他科目均由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范围请查看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考试大纲https://yjsc.hncu.edu.cn/info/1166/2095.htm,每科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3.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详见考生准考证。
(二)复试
1.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由我院自定,具体见我院网站上公布的复试方案。
07学制及学费

我校面向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全脱产)硕士研究生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三助”津贴、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元奖助体系,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详情请登录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查阅研究生奖助学金相关政策。
08违规处理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并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09注意事项
1.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一律不提供往年真题,考试内容范围按公布的考试大纲执行。
3.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填写信息时,一定要认真填写详细地址及长期联系电话(手机及固定电话),以便发放录取通知书等。
4.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的招生信息及通知。招生信息如有变动,请以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相关通知为准。有关业务课考试的问题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
5.招生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告。
6.实际工作中遇到招生简章未提及问题,按照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执行,以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定公布为准。
10招生考试科目及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一)人文学院2026年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招生学院 |
专业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参考书目 |
人文学院 |
国际中文教育 (专业学位)045300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科目:354汉语基础,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第6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古代汉语》.许嘉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科目: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目: 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3. 2.《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等,商务印书馆,2009. 3.《中国文化要略》第5版.程裕祯,中华书局,2024. 复试专业课:语言文化综合,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增订7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 2.《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语言学纲要》第5版,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 4.《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程裕祯,中华书局,2024。 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6.《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严慧仙,商务印书馆,2009。
同等学力加试:写作、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1.《基础写作教程》(第3版).裴显生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写作与语言艺术》(第二版).刘洪妹、范慧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3.《现代汉语》第6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
(二)人文学院2026年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招生学院 |
专业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参考书目 |
人文学院 |
学科教学(语文) (专业学位)045103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科目:786教育学基础,参考书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3.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 4.燕良轼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科目:81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周小蓬,林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 2.《中学语文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白红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复试专业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1.《中国现代文学史》.凌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12)》.赵树勤、李运抟,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同等学力加试: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现代汉语,参考书目: 1.温晓娈,谯健:《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年。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出版。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4.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5.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6.《现代汉语》第6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
11招生咨询、监督及联系方式
(一)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乔老师
联系电话:175-1325-9125
电子邮箱:qiaopeng@hncu.edu.cn
(二)学校研究生处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37-6675303
传真:0737-6353298
电子邮箱:hncuyzb@163.com
(三)学校基本信息
单位代码:11527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0737-6110025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迎宾东路518号
邮编:413000
网址:http://yjsc.hncu.edu.cn/
热忱欢迎大家报考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